首页

女王cbt强制

时间:2025-05-26 00:03:42 作者:好评中国丨守护“千年瑰宝”,传承灿烂文明 浏览量:65234

  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洛阳龙门石窟,了解当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情况,彰显了对中华文明瑰宝的珍视与对文化传承发展的关切。龙门石窟,这座镌刻在崖壁上的艺术丰碑,穿越千年风雨,承载着厚重历史,生动诠释着中华文明的包容与自信。

  多元融合,见证文明交流互鉴。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历经多朝营建,是丝路古道上的文化明珠。这里,既有北魏“秀骨清像”的飘逸,又有唐代丰腴之美的雍容,展现中国石刻艺术演变。石窟中诸多西方特色装饰纹样,融会河西文化、鲜卑文化、中原文化等多重元素,见证着东西方文明、各民族文化交汇融合。自公元3世纪传入中国,石窟艺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并不断传承,彰显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龙门石窟以石为媒,铭刻下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篇章,是中华文明胸怀天下、海纳百川的有力见证。

  传承创新,焕发文化时代生机。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多年来,我国在石窟寺本体保护修缮、载体加固与环境治理、数字化保存与监测等方面成效显著。龙门石窟研究院开创残损文物虚拟复原及流散文物虚拟复位新模式,利用三维数字技术实现文物信息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搭建三维数据库、创新展陈方式、打造智慧文旅数字孪生平台,打开“云上龙门”小程序,足不出户领略石窟之美;伎乐飞天“动起来”,北魏乐舞盛景重现。从物质到精神,龙门石窟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的生动教材,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文化自信,筑牢民族精神根基。龙门石窟历经千年而绵延不绝,经风霜而神韵不减,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独特精神标识。无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还是当下国际性展陈与文化对话日益频繁,中华文明始终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不同文明。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到文化“新三样”走俏海外,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愈发深沉厚重。坚定文化自信,让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未来。

  龙门石窟,是历史的馈赠,是文明的丰碑。它诉说着过去,启迪着当下,昭示着未来。在新时代,我们当牢记嘱托,守护好这一瑰宝,让古老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时代光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何竹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练就堪当重任的青春力量

伟大民族精神,不仅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推动历史滚滚向前,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力量。

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23年,全国有超九成统筹地区开展了按病组(DRG)和按病种分值(DIP)付费。25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实现统筹地区全覆盖。在已经启动改革的统筹地区,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医保基金支出占统筹地区内住院医保基金超过七成。2023年完成的2022年度清算数据显示,在101个国家试点城市中,医疗服务行为更加规范,参保人个人负担较2021年减少约215亿元。

公安机关依法处罚快手公司

如何把肝炎“存量”患者找出来很关键,林炳亮表示,最好的预防是筛查。“比如乙肝患者要动员家人去筛查,因为这会有家庭聚集性”。

吉林东北虎男篮再添一员“虎将”

廖华生代表厦门市委、市政府表示,将始终不遗余力支持集大建设发展。希望集美大学进一步发挥办学特色和侨的优势,早日建成一流大学,为厦门特区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希望广大海内外集美校友进一步弘扬嘉庚先生的教育兴国理念,继续广聚资源、捐资助学,助力厦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男篮亚预赛:中国队80:49战胜蒙古国队

近年来,“沅江船舶”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迪拜国际游艇展为契机成功向国际市场迈出坚实的一步。特别是在阿联酋制定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愿景后,“沅江船舶”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将新能源游艇作为当前重点发展方向,不仅符合全球绿色发展的潮流,也为湖南制造业开拓了新的增长点。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